更多分类
2016-08-16 点击次数: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告别高速增长时代,进入调整期和转型期,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几大短板。”
机械工业共性技术研究能力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要求
一、产业技术基础薄弱;
二、行业公共技术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三、标准制定跟不上国内外市场竞争之需求;
四、检测认证机构规模较小,布局结构分散,服务能力单一,缺少国际公认的检测认证机构。
“高端装备供给不足,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比如,国内企业目前尚未掌握重型燃气轮机组设计技术和主要部件试验技术等核心技术;部分高端装备的进口依赖性依旧很强,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以及绝大部分高端、精密的试验检测设备和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仍依靠进口。
“行业发展协作不够,跨界融合推进缓慢”。
一方面,机械工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涵盖范围广等特点,要实现由大到强,仅靠产业本身的努力很难顺利完成,长期沿袭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使得行业间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未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
另一方面,服务型制造发展滞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工业中传统加工制造比重过高,对实物产品生产的依赖过大,基于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所占比重较小,服务活动对质量品牌的影响尚不明显,服务增值贡献度不高。